台灣水鹿

臺灣水鹿
學名:Rusa unicolor swinhoei
英文名:Formosan Sambar Deer
分類:偶蹄目/反芻亞目/鹿科/鹿屬/水鹿種/台灣水鹿亞種
1.原產地:台灣,棲息於中央山脈 300公尺至 3500公尺之山區林地中,,但數目極少已瀕臨絕種,然而民間飼養數目甚多,為鹿場飼養之主要品種。
2.特徵與習性:臺灣水鹿眼睛下方有明顯的眼下腺,在生氣或興奮時會張開,公鹿尤為明顯,當生人接近、生氣或碰到危險的緊張時刻會翻唇噴氣,並將濃郁的腺體散發制空氣中,同時發出「ㄎㄜ」或「嘶嘶」的聲音,伴隨著磨牙喀啦喀啦的聲響以示警告。眼下腺的分泌物常結成硬塊,用來磨擦於生活領域的樹上做記號。其毛色棕褐,腹部略淺,頭部、耳朵為黃褐色,夏季毛色較淡,為黃褐色,用來偽裝。成熟公鹿體高約 110 公分,體長約 140 公分,母鹿體高約 95 公分,體長約 110 公分。水鹿屬中型鹿,公鹿體重超過 200 公斤至 250 公斤,母鹿亦達 100 公斤以上,幼年時水鹿身上有斑點,成年後斑點便會褪去。台灣水鹿生性溫馴,然發情期公鹿與分娩後母鹿具攻擊性。喜歡陰涼靠近水的環境,多於清晨與黃昏活動,並多活動於近水源的草地,以樹葉與嫩草為主食。
3.角茸: 母鹿無角,公鹿1歲半齡時長出釘狀角,爾後逐年分叉,至4叉為止,茸色紫黑,型較粗大,茸重約50台兩左右。角台剝落後 90天,鹿茸成長,開始割茸,逾期不割,即硬化成鹿角。每年冬至後到次年清明為割茸期。典型水鹿茸,每角具有三尖。仔鹿生下二年後,公鹿開始長茸,即開始割茸,公鹿具有「三尖二叉」狀的角,三歲後會開始分岔,至五歲則維持兩叉三尖不再分支。鹿角每年硬化後會脫落重長(換角時間不一),其主幹比梅花鹿短而粗。仔鹿生下兩年後,公鹿開始長茸,即開始割茸,割茸計算次數稱為「剪」;每年一「剪」,自產下後第二年開始,為第一剪;茸量自第一剪後,逐年增加,到第八~九剪為最高;之後,逐年降低,至十九剪而盡,不再生長。
4.繁殖:母鹿自生長第三年開始生產仔鹿,其體毛色為棕褐色,而無季節之分野,僅於秋冬季時較為灰暗,季節交替時褪毛現象極為明顯。腹部、四肢及尾部的內側成乳黃色,其前額有一明顯黑色V字條紋,台灣水鹿幾乎整年可以生殖,但分娩日期則以 5~6 月較多,每胎一頭,少有雙生。
5.歷史:考古學家在左鎮動物群中即發現水鹿未定種化石與梅花鹿化石。而在台灣歷史文獻之中,水鹿多稱做縻、大鹿或山馬。19世紀致力於生物探勘的英國駐台領事R.Swinhoe曾記錄下:「漢人因水鹿眼下明顯腺體,而稱之為『四眼』。」荷蘭牧師在1628年的福爾摩沙島記略中也曾提到。台灣鹿群在荷治時期遭到大量捕殺,平原棲地逐漸遭開墾。台灣水鹿向高的遷徙而免於滅絕,但數量仍日漸稀少。台灣現存的民間養殖族群不少,但野外族群並不常見。